屈辱圖.jpg

《屈辱》

作者:柯慈

譯者:孟祥森

出版者: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

ISBN978-986-216-107-4

 

〈花兒讀書心得〉:「人生中最大的悲劇時常就只是源於一個『玩笑』。」

  

  人生的每個階段,重讀書架上的書會有截然不同的感觸。這次重讀柯慈的《屈辱》,覺得出版社或譯者是否整個地弄錯了甚麼事?但也可能只是我的人生觀整個地發生了某種顛覆罷。這裡談的,就只是很個人的心得。

  封面的正中央印了這樣一段文字:「雨幕一波波掃在空蕩的港灣,在起居室的地板上,他對她做愛。當他回神,卻開始流失。在『後種族隔離』時期的南非,一位陷入中年危機的教授,經歷師生戀的燃燒,對生命和慾望留下永恆的思考,也揭露了世代、性別、種族間的緊張動亂。」

  〈譯後〉裡又寫道:「身為一個終生愛戀女人的人,一個有過師生戀並認為師生戀天經地義的人,身為一個因女人而豐富,又因愛戀女人而難免受屈辱的人,身為一個垂老而不再有行情的人,我自認為作此書的譯者再適合不過了。」

  我是拿到一本書,習慣看看前面、看看後面,東摸摸、西摸摸,培養一下感情再開始看正文的人。上面兩段文字使我一開始誤以為這本小說的主題是「師生戀」,但只讀到一半就發現全然不是這麼一回事,「師生戀」在此書當中最多就只是像米蘭昆德拉的《玩笑》那樣,算是某種事件即將引爆的導火線,為什麼封面跟〈譯後〉要把它講得像是全書重點似的?我完全不能理解。那種不斷走上歧路的閱讀感受真的很令人挫折。

  當然我本不該把別人給的東西當作必然,或更負責任的就應該自己去看原文,但這真的就只是我讀這本譯作的心得而已。最近對於讀翻譯過的小說有種心得,小說經過翻譯幾乎會變成另外一個人的作品,只有梗概是發自作者,文學作品中的枝微末節幾乎喪失了作者本人的原創生命,讀者對於文字的感受完全取決於譯者這個個體的全部經驗,而不僅止於把一種語言翻譯成另外一種這麼簡單。

  說實話,這本小說我讀到三分之一的時候就全然失去興趣,似乎有一種很嚴重的語言隔閡橫亙在我們之間,我覺得讀不下去了。書籤夾在三分之一的扉頁中過了一個月,我又重拾它,沒想到這次穿越了三分之一的厚重牆壁後,一讀就停不下來,一口氣讀到了結尾。

  其實前面的三分之一,「師生戀」確實占據了大部份的版面,但那真是一個引不起我興趣的故事。故事真正的高潮在主角離開開普敦,來到鄉村與他女兒同住才漸漸彰顯開來。同性戀、世代隔閡、種族歧視,各種原本被隱而不宣的壓力紛至沓來。屋裡被洗劫、主角被火燒、女兒遭強暴,那就只是一瞬間發生的事。突然之間被暴力襲擊的一個時刻,這個小農莊裡的那些被假裝沒事的小問題,突然被放大到無以復加。像被投放了原子彈一樣,發生大爆炸,在空中留下一朵蕈狀雲,久久不能消逝,直至要生下畸形兒為止。

  小說的中段到結束是一個緩慢的下坡,主角的心路歷程,一種慢慢的變化,現實對他的打擊,包括他的生活、地位、身邊的女人,所有他原本能夠享受的外顯的東西,通通變得破敗不堪,以及不再屬於他的女兒,已然是另一個不可控的靈魂。但是與之相反的,卻是他自己心靈的提升,強度、敏感度,對生命的看法之類甚麼的,把他變成另外一個人,故事緩慢收束,像這個逐漸老化了的中年教授,在我心裡留下一個悵然而顫抖的小尾巴,下坡的終點緩緩地通往一個平靜的小湖裡。

  至於書名為何要取為「屈辱」呢?我的看法是這樣子的,被侵入的不只是那房子、身體,被火燒到變形的耳朵,而是靈魂,我們人類最害怕的,是「我不是我」,那是一種最可怕的屈辱。我之所以是我,那是因為我的所思所想,以及被這個「我」所控制的肉體進而建構出來的世界。不被認同,很大部分確是無所謂,但那個真正的「我」遭受破壞,無疑是最能使人類感到屈辱的狀態,包含著我們誤以為可以向外膨脹的觸角,以為小孩屬於自己,或是他的傷痛亦是我的,我想保護他卻不可得。這些「我」事實上都只是一種幻象,真正的「我」在意識上其實苗小到不行,好像靶上的紅心,雖然那麼小還是可能被人射中,那我們就會感受到比屈辱還要更嚴重的痛苦。我很佩服柯慈的寫作方法,把故事的調性壓得很低,語言非常精簡。但其實只要將自己稍稍帶入的話就會清楚地明白,這是一個陰鬱到幾近全黑的低氣壓故事,而且這一切的源頭,就只是因為慾望的不克制,好像一個玩笑,又或者說,人的整個人生都是上帝跟我們開的一場玩笑呢?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屈辱 柯慈 讀書心得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花老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