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是時候讀莊子.jpg

《正是時候讀莊子》──莊子的姿勢、意識與感情。

作者:蔡璧名

出版者: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

ISBN978-986-398-096-4

 

〈花兒讀書心得〉:「逝者已矣,生者如斯。對以後的人好吧!」

 

  去年四月林奕含逝世後我陷入了一段情緒非常糟糕的時期,那段時間裡我每天都自己一個人在二樓邊晾衣、疊衣,邊聽鄧惠文醫師的廣播。有一天突然聽到鄧醫師說她在榮格的研討會上,被西方學者問到關於莊子的東西,她覺得很汗顏,因為她不懂莊子。於是回國後趕緊到書店找書惡補,找到了這本台大中文系教授蔡璧名老師出的《正是時候讀莊子》,那一期的節目便邀請蔡老師來當嘉賓。

  聽完那一期節目(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rMk7h2e0oyc&t=1s),我有如夢初醒之感,那些沉重負傷的黑暗忽地找到了突破口,像是被關在蛋殼裡的小雞,終於能從裂開的小縫隙向外窺看一點光亮,而給我一槌子,敲破雞蛋殼的正是蔡璧名老師,我覺得非常感激,也就這樣跟莊學結下不解之緣,(雖然我是中文系畢業的,但當時真是不認真學習,對於莊子所知甚少。)我開始在台大開放式課程聽蔡老師講課,覺得非常受用,很想分享給大家。(http://ocw.aca.ntu.edu.tw/ntu-ocw/index.php/ocw/cou/103S123

  老師在序裡有提到自己曾經生過重病,但她卻能「持莊子之道,可以不死。」這聽起來似乎非常吸引人,但這絕對是需要長期的修練,不是隨便看過一兩本書,聽聽公開課,就能自稱已持莊子之道。老師得知自己的惡性腫瘤已有九公分之大的那年,恰巧跟莊子筆下的「庖丁」一樣,已經教莊子十九年了。在那之前,老師雖然教導學生要愛養身體,但她也曾經歷過為了闡揚自己深愛的文化而熬夜研究,讀書到早上五點,八點又站上台大講台授課的時光。她將這次的罹癌視為「天送的禮物」,能讓她證明莊子之徒在逆境人生裡的真逍遙。這肯定極為不易,但老師做到了。

  這本書是用漫畫的形式來呈現《莊子》,有原文、有翻譯,翻譯在漫畫的對話框中,有導讀、有篇末老師設計的提問與思考,非常完整好理解。而且老師說她不敢缺漏,所以這個系列是《莊子》通篇全錄(有第二本)。每個人需要的東西可能不一樣,莊子談論的範圍也非常廣,所以老師說:「一陣風,是傷風致病?還是涼風送爽?一句話,是毒藥?還是磨刀石?不是被風決定,不是被話語決定,而是由你決定。」

  我爸曾經在路上看到一位女士駝背很嚴重,就跟我說:「你看她駝背成那樣。」我說:「其實做瑜珈可以改善。」他說:「做瑜珈會痛死。」我也只能笑笑,要痛死還是要駝背,那都是你的選擇。莊子說「天下兼忘我」,這是最難的。當鄧醫師向蔡老師提問:「我們該怎麼開始學習莊子呢?」老師說:「莊子的答案其實很怪,那就是你要自己開始願意這麼選。不是我幫你的,是你自己選擇的。」「喜歡文學的人都很敏感,敏感的人就很容易受傷,因為我需要莊子所以我教莊子。」因為我需要莊子,所以我分享莊子,但我也只能簡單介紹,想這麼選就要自己去用功啦。

  莊子教導我們要減少思慮,過一種減法的人生,把多的東西拿掉,學習不要一直思考也是一種思考。關於減法,我覺得「斷捨離」即是此一概念的具體呈現,幾年前我接觸到斷捨離,但我不怎麼做,慢慢地卻也發現它的好處。學習莊子之後,愈發體會到斷捨離的重要性,老師甚至說過,捨棄不必要的東西,練習心靈的輕盈,輕到連衣服都覺得重,那又怎麼可能會想要去戴那些華而不實的飾品呢?

  不要執著於無謂的思考(小知、無知之知),讓我們的心像「虛室」(空蕩蕩的房間),但這不是甚麼都沒有的那種空,而是你不要讓它有茅草。好像「心如死灰」,不是死的心,而是不會燃火,不會怒火中燒。好像「用心若鏡」,不要有負面情緒,深情而不陷溺,相濡以沫,不如忘情於江湖。這就是「不執著」,不因為雙親而有煩惱,也不執著於天下的一切,我們還是活在裡面,但我們的心卻不因外物而起波瀾。

  老師最常提到的一個概念就是「其神凝」。神,可以解釋為「精神狀態」、「靈魂」,甚至是「眼神」,因為眼神可以透露出人的心靈。凝,「安靜」、「停留在一個點」,也有人藉由「靜坐」或「冥想」來修煉,重點是「把思慮集中在一個點」,這個點可以是「眉心」、「山根」、「膻中」、「丹田」,這些點是精氣往來的要道,時刻放一個注意力在自己身上。放棄感官的外逐並且「緣督以為經」,督脈(背、脊椎骨)要打直。有一種生命境界是老子跟莊子都有提及的:「嬰兒、孺子」,莊子說「混沌」,甚至是到母腹中的胎息,那種空靈、精氣充盛飽和,用來譬擬「不做甚麼或要做甚麼,不為甚麼而準備的狀態,在任何的處境裡面都可以保持自己的完整。」

  老師曾借用湯淺泰雄對於天人合一的解釋「心的客體化,身的主體化」來闡發莊學的修練。西方的正常是一般的平均數,東方哲學中卻分有「病人、平人」,再上去還有好幾階,老師說:「不能只當平人,因為當平人很危險,離病人太近了。」我們應該可以感覺到,生病的時候,身體很重,健康的時候很輕靈、耳聰目明。所以我們該為自己備植的身體狀態,應該是要超越平人的。這也很像之前曾分享過的一種思考模式,把目標訂到不可能的程度,就勢必會經過原先的目標,對吧?

  我昨天看了電影《無問西東》,許多人的評論都沒有脫離電影想要傳達的一個大主題:「莫忘真心」,當然沒錯,但我更看重電影想要傳達的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:「逝者已矣,生者如斯。對以後的人好吧!」陳鵬揪起李想對著王敏佳的墓碑說。無論我們能藉由這個身體載具存活於世間多久,這個活,就只有一次而已。死了就死了,沒有了就沒有了,要先活著才能有其他的東西,對以後的人好吧!懊悔就只是懊悔而已,往後的人生因為活好活滿而有價值才重要。不愛養身體,是甚麼都不會有的,身體先於一切,然後是安穩的心境。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小花老闆 的頭像
    小花老闆

    小花老闆說

    小花老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